【要點1】中央銀行及監管
中央銀行是在國家金融體系中處于主導地位,代表國家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,對金融業實施監管,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和管理的特別金融機構, 是一個國家的最高貨幣金融管理機構。
【要點2】央行的產生及發展
產生的基本前提 | ①商品經濟發展比較成熟; ②金融業發展對此有客觀需求。 |
建立的必要性 | ①集中貨幣發行權的需要; ②代理國庫和為政府籌措資金的需要; ③管理金融業(如票據清算,和銀行最后貸款人)的需要; ④國家對社會經濟發展實行干預的需要。 |
【要點3】中央銀行的職能
(1)發行的銀行 | 指中央銀行壟斷貨幣發行,具有貨幣發行的特權、獨占權,是一國唯一的貨幣發行機構。 |
(2)政府的銀行 | 指中央銀行為政府提供服務,是政府管理一國金融的專門機構。 |
(3)銀行的銀行 | 指中央銀行通過辦理存、放、匯等項業務,充當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的最后貸款人。 |
(4)管理金融的銀行 | 指中央銀行作為國家金融體系的核心,致力于貨幣政策的制定實施,維持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的穩定。 |
【2019真題】
1、中央銀行依法集中保管存款準備金,從職能上看,這體現了中央銀行是( )
A、管理金融的銀行
B、發行的銀行
C、銀行的銀行
D、政府的銀行
【歷年中級《金融》真題PDF版 免費下載>>>】
【要點4】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
物價穩定 | 指經濟運行中物價總水平在短期內不發生顯著的波動,進而維持國內幣值的穩定。(中央銀行的首要目標。) |
充分就業 | 指有能力并愿意參加工作者,都能在較合理的條件下,隨時找到適當的工作。 |
經濟增長 | 指國民生產總值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,不要停滯,更不能出現負增長。 |
國際收支平衡 | 指國家國際收支中的收入和支出處于基本持平的狀態。 |
【要點5】金融監管
含義 | 金融監管機構通過制定市場準入、風險監管和市場退出等標準,對金融機構的經營行為實施有效約束,確保金融機構和金融體系安全穩健運行的行為。 |
機構 | 一行兩會 |
內容 | 市場準入監管、市場運營監管、處置有問題銀行及市場退出監管等。 |
基本方法 | 市場準入、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。 |
【要點6】匯率
含義 | 又稱匯價,指一種貨幣與另一種貨幣之間兌換或折算的比率,也稱一種貨幣用另一種貨幣所表示的價格。 |
標價方法 | 直接標價法:又稱應付標價法,是以一定整數單位(1、100、10000等)的外國貨幣為標準,折算為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。 間接標價法:又稱應收標價法,是以一定整數單位(1、100、10000等)的本國貨幣為標準,折算為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。 目前,世界上只有英國、美國等少數幾個國家采用間接標價法。 |
決定 | (1)金本位制下匯率的決定基礎:鑄幣平價,即兩國單位貨幣的含金量之比。 (2)紙幣制度下匯率的決定基礎:各國單位貨幣的法定含金量或購買力。 |
變動 | (1)升值:在外匯市場上,受供求關系影響,一定量的一國貨幣可以兌換到比以前更多的外匯,相應是外匯匯率下跌。 (2)貶值:在外匯市場上,受供求關系影響,一定量的一國貨幣只能兌換到比以前更少的外匯,相應是外匯匯率上漲。 |
【要點7】國際收支
1、國際收支:指在一定時期內, 一國居民與非居民所進行的全部經濟交易系統的貨幣記錄。
2、國際收支平衡表:按照一定會計原理和方法編制的系統記錄國際收支的統計表。
3、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賬戶:經常賬戶、資本賬戶和金融賬戶。
收入大于支出——國際收支順差;收入小于支出——國際收支逆差。
4、國際儲備:指國家政府所持有的,用于平衡國際收支、穩定匯率的國際普遍接受的一切資產。
5、外債:指在任何特定時間內, 一國居民對非居民承擔的具有契約性償還責任的債務,包括本金的償還和利息的支付。
【想1次通過中級經濟師?這樣備考準沒錯!】
零基礎通關方案,查看詳情>>>
3大階段 | 7大課程 | 190+小時 |
基礎階段 | 零基礎入門班 (分析入門知識) 教材精講班 (詳解章節考點) 習題班 (剖析經典考題) | 130+小時 吃透教材考點,怎么出題都不怕 |
強化階段 | 高頻考點班 (串講得分點) 專題班 (模塊化講解重難點) 真題解析班 (精講近10年真題卷) | 50+小時 定點突破,穩抓各章關鍵分值
|
沖刺階段 | 考題突擊班 (講解2套預測題) | 10+小時 名師預測考點,考前精準提分 |
學習法寶 | ||
干貨筆記:思維導圖+章節核心考點+經典真題 | ||
歷年真題、2022學習計劃、考情分析、思維導圖、預習卷 |
溫馨提示:文章由作者233網校-py獨立創作完成,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。